理,但深色衣物上仍沾着斑驳的泥土与纤维,一股混杂着腐败与尘土的异味,在通风系统的作用下仍萦绕在空间里。
法医张林穿着深蓝色解剖服,双层乳胶手套紧贴手指,他站在解剖台旁,目光扫过尸体的整体形态,身后的助理小林已将解剖工具按顺序排列在托盘里,记录板摊开在一旁,笔尖悬停等待记录。“小林,先记录尸体的基础外观特征,重点关注尸僵、尸斑、皮肤腐败程度,这些是判断死亡时间的核心依据。另外,拆迁现场环境复杂,注意检查体表是否有被砖石二次损伤的痕迹,避免与原始损伤混淆。” 张林的声音透过防护面罩传来,冷静中带着对细节的极致把控。
小林点头上钱,软尺在尸体身上轻轻丈量,笔尖在记录板上快速滑动:“张老师,死者为男性,身高约 168 厘米,体型偏瘦,年龄初步判断在 40-50 岁之间;体表皮肤呈现淡绿色,面部、颈部及胸部有散在的腐败静脉网,左下腹出现少量尸绿,右上肢肘关节处有腐败气泡 —— 从腐败程度看,死亡时间应该不短了吧?”
张林蹲下身,手指轻轻按压尸体的上肢肌肉,感受尸僵的硬度,又翻转尸体查看背部尸斑:“尸僵分布在全身各大关节,下颌关节、颈部肌肉、四肢关节均呈强直状态,手指关节呈半屈曲状,按压时阻力较大,说明尸僵已发展至全盛期;尸斑位于背部、臀部及四肢后侧,颜色呈暗紫红色,按压后完全不褪色,证明尸斑已完全固定。结合皮肤腐败特征,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 10-14 天之间,但具体还需结合尸体内部器官状态、胃内容物及角膜浑浊程度进一步验证。”
他指着尸体左下腹的尸绿,继续解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