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这个消息,潘金莲心中猛地一紧,她非常清楚宋金开战将会给梁国带来怎样的影响。宋国和梁国虽然并非盟友,但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和平的关系。如果宋国在战争中失利,那么梁国的发展很可能也会受到牵连。
潘金莲当机立断,立刻停下正在教导孩子的事情,站起身来,在殿内踱步,思考应对之策。她深知在这种情况下,绝对不能坐以待毙,必须要未雨绸缪,做好充分的准备,以尽量减少这场战争对梁国造成的负面影响。
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潘金莲决定马上召集朝中大臣们前来商议此事。不一会儿,大臣们纷纷赶到宫殿,气氛异常凝重。
会上,大臣们各抒己见,意见分歧很大。一些原本来自西夏和梁国的官员主张保持中立,他们认为梁国应该置身事外,避免卷入这场纷争,以求国家的安稳发展。
然而,另一些曾经在宋朝为官的大臣们却持有不同看法,他们对宋朝还有一些感情,建议梁国与宋朝结盟,共同抵御金国的侵略。毕竟,他们和宋朝都是汉族人,而金国人大部分都是外族人,在这种情况下,应该帮助哪一方自然是不言而喻的。
潘金莲在深思熟虑之后,深知此事关系重大,稍有不慎便会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。于是,她决定先派遣使者前往两国,以探听双方的真实态度和意图。这不仅可以为她提供更多的情报,还能让她在接下来的决策中更有把握。
与此同时,潘金莲也没有丝毫松懈国内的军事防御。她深知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性,因此下令让军队加强训练,提高战斗力,并且做好随时应对战斗的准备。毕竟,如果两国真的下定决心交战,梁国不可能置身事外,必然会被卷入其中。
然而,就在使者刚刚出发不久,金国竟然派人来试探自己国家的态度,试图拉拢她一同对抗宋朝。潘金莲听闻,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冷笑。她心里很清楚,金国此举无非是想利用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,而她绝对不会如此轻易地被人利用。
潘金莲心中自有盘算,她要在这场纷繁复杂的战争中为自己的国家谋取最大的利益。面对金国使者的拉拢,她决定先稳住对方,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。她要通过与金国使者的接触,进一步观察局势的发展,等待最佳的时机再采取行动。
潘金莲面带微笑,热情地招待着金国使者。她身着华丽的服饰,举止优雅,让人不禁为之倾倒。然而,在这表面的殷勤之下,潘金莲心中却另有盘算。
她早已暗中命令手下人严密监视宋金两国的一举一动。这些手下人都是她的心腹,他们悄无声息地穿梭于各国之间,收集着各种情报。
金国使者在梁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盛情款待,这让他们误以为潘金莲已经有了与金国结盟的意向。于是,他们逐渐放下了戒备之心,开始享受这难得的待遇。
就在此时,前往宋金两国的使者也陆续带回了消息。宋朝方面表示,希望梁国能够出兵相助,共同抵御金国的侵略。宋朝承诺,一旦战争胜利,将会给予梁国丰厚的回报,包括土地、财富和荣誉。
而金国方面则提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:只要梁国在他们进攻宋朝的时候出兵帮助他们,金国便会与梁国平分宋朝。
面对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,潘金莲陷入了沉思。是帮助宋朝,还是帮助金国?她知道,无论选择哪一方,都将对梁国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。
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,潘金莲终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。她心中暗自思忖:如今这满朝文武之中,竟然还有如此之多的人心向着宋朝。若是自己一意孤行,坚决与宋朝作对,恐怕会引起众多人的不满和反感,甚至可能会导致人心背离。
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,潘金莲最终还是下定决心,决定出手相助宋朝一把。虽然她无法保证能够帮助宋朝击溃金国,但至少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