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八章 春雨心事(3 / 4)

东晋隐士 昔三 4456 字 2022-08-08

何,都不能让桓温再坐大了!”

“谢家想要军功,那就给他们,只要他们有这个本事!若是能再有一个将军,比肩桓温,我大晋这些年的皇族积弱,自可改变!”

“只希望他们,别让我们失望。”

……

这场春雨,多少是来的有些着急了。

谢道韫就坐在窗边,双手托腮,望着窗外的雨幕。

雨不大,却丝丝绵绵,就像一串串细密的珠帘,从天上铺了下来,整个世界都带上了一股轻微的水汽。

好久都没有这么安静过了。

大概是跟着丈夫的时间久了,总是能对事物有些新的看法。

以前的时候,下雨天,自己都是会用读书来打发时间的,可是如今,却更喜欢就这么简简单单地坐在这里,听着雨的声音,看着雨水从屋檐上凝成小溪流,欢快地流淌下来。

茶香慢慢飘过来,小炉子上坐着的水壶,正在发出‘哧哧’的声音,谢道韫却懒得去管,只是享受着现在的这一刻。

丈夫也该过来了吧?

还是说,这家伙觉得今儿下雨,就不用上山来看自己了?

念及此,谢道韫的心情,突然就没那么美丽了。

昨天傍晚,在山下书院里头,丈夫的小院子里,大家倒是吃吃喝喝地,很是快乐,本来在听说丈夫那个请客计划的时候,谢道韫是傻眼的,但后来想了想,居然没有反对,反而觉得挺有趣儿的。

大概是跟丈夫待在一起时间久了,自己的脸皮也变得厚了不少。

结果,瞥见祝英台在那里冷嘲热讽,丈夫也是吵个不停的时候,突然就觉得很是有意思。

平日里的丈夫可不会这样,大概也只有和这些他的同窗们在一起的时候,才能这么轻松自在,嬉笑怒骂,皆出自心,也不用刻意地去想些什么。

而这些,也是自己没有的,身为女子,虽然饱读诗书,却没有在书院里上过课,最多也就是小时候跟着娘去豫章的时候,跟着阮氏的几个亲戚孩子们,一起读过书而已。

所以谢道韫,一向是不太懂丈夫对书院的情绪的,而昨晚上,却蓦然明白了。

这里对丈夫来说,也是个难得的自在之地,在这儿,他不算是个大才子,也不算是个做官的,甚至在几个同窗眼中,都算不上什么高门子弟,大家都只是个学子而已。

也是在昨晚,谢道韫才见到那些学子们的另一面,原来,马文才也是个很别扭的人,又想向自己道谢,又不好意思,敬杯酒都要踌躇半天。

看他那样子,就知道是不想听荀巨伯在那里絮叨那些琐事的,但又很无奈,再厉害的脾气,也架不住人家根本不在乎,就只是拍着他的肩膀,讲个不停,也不能真的和同窗们为了这点事儿争吵。

倒是有些可爱。

而那梁山伯,可当真是个书呆子来的,自从知道了祝英台的身份之后,谢道韫便对她多了些关心,一则是敬佩她一个女子有此作为,二则是多少想观察一下,她和丈夫住的邻居,会不会有些麻烦。

不过只要用眼睛看看就能知道,祝英台对梁山伯的关心,几乎是溢于言表了,谢道韫就突然明白了,她为何会在这儿坚持上三年。

也明白了,丈夫所说的,根本不可能是真的。

算起来,自己也多少是有些关心则乱了,凡是跟丈夫有关的事情,总是会忍不住多想,很难再有以前那种果决。

不过这也是好事,若是自己看待丈夫,和看待旁人是一般无二的,那还叫什么夫妻?

想到这里,谢道韫嘴角露出个微笑,又马上消息。

这都什么时辰了,怎么还不来?当真就不来了?

就下了这么点儿雨,就不肯上山来看我?讨厌!

你昨儿可没喝多,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酒量,你要是